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:首页 -> 新闻动态 -> 内容
关于开展四川省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预选赛的通知
发布时间:2025/4/28  浏览次数:29 次  发布: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

各二级单位:

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弘扬教育家精神,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建设,激励教师投身课程建设与改革创新,推动人工智能赋能教学,提高产教协同育人成效,全面提升本科教学课程质量,学校决定开展四川省第五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校内预选赛。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
一、参赛对象及组别

1.参赛对象

学校在职教师,主讲教师近5年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。以个人或团队形式参赛均可。若以团队形式参赛,团队成员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。

2.参赛组别

根据主讲教师专业技术职务分为正高组、副高组、中级及以下组三个竞赛组别,竞赛包含新文科、新工科、新医科、基础课程、课程思政、产教融合六个类别

二、竞赛流程

1.院级推荐

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是唯一由教育部指导的教师教学竞赛,学校高度重视此项竞赛,将教师参赛获奖纳入教师职称评审、绩效奖励和评优评先认定。请各教学单位高度重视,加强组织领导,广泛宣传动员,积极组织符合条件的教师参赛。

学院动员符合条件的教师报名参赛,2025年2月24日前择优遴选推荐参加校内预选赛的人选,各职称组至少推荐1名教师参赛,学院优先推荐有校级及以上质量工程项目立项的教师参赛。

鼓励往届省赛获奖及校级选拔中进入竞赛培育的教师继续参赛,不占用推荐名额。

2.校级选拔

1)网络评审。2025年2月28日前,学校组织评委专家组,按照大赛要求进行网络评审(比分占60%)。评审内容包括教学创新成果报告(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报告)、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、教学创新成果支撑材料目录等相关材料。“课堂教学实录配套相关材料”部分不打分,作为整体评分的参考。

2)现场评审。现场评审(比分占40%)主要内容为教学设计创新汇报及提问交流。具体时间和评审方式另行通知。

三、奖项设置

校赛按组别分设一等奖、二等奖、三等奖,颁发荣誉证书,并予以奖励;根据大赛推荐指标择优推荐教师参加省赛。

四、其他事项

1.各学院要高度重视本竞赛,认真做好比赛组织与推荐工作。

2.校内预选赛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由教师所在二级单位协助完成,推荐参加省赛的教师课堂教学实录视频由教务处协助完成。

3.参赛教师应保证教学创新设计相关材料的原创性,不得抄袭、剽窃他人作品,如产生侵权行为或涉及知识产权纠纷,由参赛教师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

五、材料要求

1.材料要求

1)课程教学创新成果报告(或课程思政、产教融合创新报告)。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,体现教学创新成效。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“问题”,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、教学方法的创新、教学环境的创设、教学评价的改革等,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,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。

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,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。

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合作、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、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、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,已教学研究的范式,聚焦教学实践中的“真实问题”,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、教学方法的创新、教学环境的创设、教学评价的改革、师资队伍的建设、协同办学的机制等,解决教学问题,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。

报告包括封面、摘要、正文,字数4000字左右为宜。(教学创新成果报告及支撑材料、目录模板见附件2)。

2)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。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,产教融合类别需包含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。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。与课堂教学实录配套相关材料包括: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、课堂教学实录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,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、课程性质、课时学分、学生对象、课程简介、课程目标、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、课程评价等要素。

注:所有非表格类材料字体要求如下:正文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加粗;二级标题用4号黑体加粗;三级标题用4号楷体加粗。正文内容用4号仿宋_GB2312,1.5倍行距。

2.材料提交

1)教师材料提交。2025年2月21日前,教师填写参赛报名表(见附件1),提交报名表、PDF版教学创新成果报告(或课程思政创新成果报告或产教融合创新成果报告)、支撑材料、1段课堂教学实录视频、教学大纲、与视频配套的教案和课件至二级学院。

    (2)学院提交。学院需于2025年2月24日前将材料(报名表Excel、签字盖章PDF,教师参赛材料)发送至邮箱:jyk2010sasu@163.com,无需提交纸质版材料。

联系人:赵 娟(V:68732)  

联系地址:四川文理学院莲湖校区(西区)弘德楼2010办公室

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转载于教务处

2025年1月15日

打印本页 | 关闭窗口

 
Copyright(C)四川文理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
地址:四川省达州市通川区塔石路中段519号 邮编:635000 办公地点:四川文理学院新校区一教学楼2015办公室
【管理登录】